
作为 iOS 用户唯一可选的应用商店,App Store 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成为一个标杆式的存在。
正如淘宝的买家秀、网易云音乐的故事型乐评、微博里的段子手和神最右、大众点评堪称专业的美食点评,如今评论留言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作为消费参考而已了。
用户最直观能看到的内容和数据,正副标题、截图、评分和评论的数量,评分评论对于App是非常重要的。
评论数量多、评分高的App会增强用户的好感。 评论具有诱导作用,营销信息影响用户心智,增强下载意愿。 评论中放关键词和品牌词会对排名有利,但这不是短期策略,而是长期运营。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做评论优化的方式
这里我们对比一下不同的评论优化方式方法和优缺点。

App内部引导
很多开发者和产品人对于评分这件事情最多就是在设置页面里加入一个入口,期待用户主动用爱发电。但实际上这是评论优化中最安全也最有效的一种。
优点:自然真实用户评论没有风险,权重高,如果有进行付费购买的用户评论,有CP反馈是可以提升Top10的关键词覆盖量的。
缺点:产品本身的激励成本、验证用户是否真实、把控用户评论内容上 运营有难度。
✅正确打开方式:
1. 不做打扰用户体验的引导,打开App后直接弹窗引导是很毁好感的行为,因为用户打开App是为了使用,弹出评论引导会打扰美好的使用环境。
2. 如果使用一定时间后再引导一定在引导文案上下功夫,降低厌恶反而能提高好感。
3. 在Tab栏放置评论功能,等待用户主动评论,很佛系很不影响用户体验,但转化少。
4. 如果是付费购买功能后进行弹窗引导也要分场景,先让用户去体验功能,体验感好付费买功能后再引导评论,好评权重双重提高。
5. 如果是免费功能,比如豆瓣,用户截图保存到本地能自动生成长图保存,在这个瞬间用户的好感度up+,也可以引导评分评论。具体每个产品不同,运营者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去放置合适的引导。

CP换评论
换评论是一个消耗时间但有对应收益的工作,收益主要体现在质量比较高。
优点:真实、权重较高。
缺点:操作麻烦,效率低【适合没有预算的推广运营人】。
✅正确打开方式:
1. 找行业QQ群或找换评的平台。
2. 评论需要找ASO优化师撰写,需要把品牌词和关键词融入其中,字数在20-120字左右最佳。
3. 换评的时候要求对方搜索排名靠前的关键词,当天下载,隔天评论,一周后删除App,需要有连续性,阶段安排。

除了产品本身的激励外,也可以寻找激励平台任务激励。这是市面上大多数产品会选择的方式,主要因为自然用户转化评论的量级较少,可以通过任务激励来拉升数据。
优点:风险小,权重仅次于App内的自然引导,操作简单效率高。
缺点:价格高,市面价格在2元+。
✅正确打开方式:
1. 与换评相同,ASO优化师撰写,自己筛选,评论内容体现真实性,简单提一下App的某个亮点很吸引人等,对内容进行把控。
2. 在激励平台做评论任务的时候可以把下载量也带上一起,效果会更好。

机刷评论
最近大家讨论比较多的就是“机刷到底有没有用“,其实在之前「应用的回声」线下沙龙中,试客的负责人Yancy已经反复提到,机刷是被苹果重点关怀(降权)的对象,也是在法律法规的边缘试探,建议大家谨慎。
优点:单价低,市面价格在0.2元甚至更低,以量级取胜。
缺点:权重低,风险高,被删是小事儿,清词掉词问题突出。
✅正确打开方式:
1. 刷词的量级和力度要控制好,可以小量尝试逐渐增加,不要听代理商激进的投放策略。
2. 一般机刷评论的内容要么简单通顺要么广告连篇,对产品都很不利,建议和代理商沟通使用撰写的评论。
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做评论优化一定要及时结账,不然翻车的效果如下。